船舶工業發展 需要創新驅動
“十一五”期間,船舶科技創新為我國成為世界造船大國作出了突出貢獻,起到了巨大支撐作用,但是與國際上主要競爭對手相比,船舶工業大而不強問題仍然突出。在8月5日舉辦的2010中國船舶工業創新發展論壇上,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副司長李東強調,“十二五”期間,中國船舶工業可能面臨超常規增長后的最困難時期,進入生存與發展的關鍵階段。在這種背景下,船舶工業迫切需要加快轉變發展方式,加強科技創新,實現由大變強。
李東認為,“十一五”是中國船舶工業發展最快、最好的5年,船舶工業的國際地位和競爭能力取得了實質性飛躍,其中,科技創新是最主要、最根本、最有效的推動力量。因此,要實現造船強國的目標,“十二五”期間我們迫切需要加大科技創新力度。首先,這是應對惡劣市場環境挑戰的迫切需要。世界造船市場的供求關系已經發生根本性逆轉,“十二五”期間世界造船產能利用率將出現明顯下降,有效需求不足,“接單難”將成為各國船舶工業面臨的突出問題。為爭奪有限訂單,中國船舶工業必須依靠科技進步,在降低成本、打造精品方面實現新突破。其次,是全面適應國際新規則和新規范的迫切需要?!笆濉逼陂g,國際海事組織(IMO)將出臺一系列新標準、新規范,節能、減排、低碳、環保已成為海事業的大趨勢。目前,世界主要造船國家都在加強相關研究工作,而我國在相關基礎技術的研發上還缺乏積累,在國際新公約、新標準的制定過程中缺少話語權,必須加強綠色技術的研發和創新。最后,是加快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的迫切需要。海洋資源開發裝備、海上能源裝備以及部分高技術船舶等市場前景較好的新興領域,已成為各國造船業加緊爭奪的重點。目前,海洋工程裝備被列為國家戰略新興產業,培育力度加大,而船舶工業在這方面投入較少,尚有很多空白。因此,中國船舶工業要想進一步拓展發展空間,必須抓住機遇,依靠科技創新,占領新興市場的技術制高點。
李東透露,目前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在全面開展船舶工業、船舶科技、船舶配套、海洋工程4個規劃編制前期研究工作?!笆濉逼陂g,船舶科技創新的重點是:加快主流船型升級換代步伐,強化品牌競爭力;提升海洋工程裝備設計水平,為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提供全面技術支撐;加大船用設備科技創新力度,大幅提升配套自主化率和本土化率;圍繞提高效率和質量,大力開展信息集成技術、精細化管理技術、高效制造技術的研究和應用;全面加強前瞻性技術、基礎技術和技術標準的研究;實施重大創新項目。
李東最后表示,科技創新不僅是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強大武器,也是推動產業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。全行業要共同努力,加強科技創新,推動船舶工業真正走上“市場導向、創新驅動、環境友好、惠及民生、內生增長”的良性發展道路,早日實現造船強國的目標。
?